《篱笆、女人和狗》观后感
在喧嚣的都市里处处能听到快节奏的网络红歌和朋友们轻描淡写的婚姻离合,激情的旋律奏出开放的思想甚是欢快,我却觉得这些速食品没什么营养,缺乏静坐下来慢慢欣赏的耐心,这时突然一个朋友的手机铃声响起了“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突兀了铃声让现场尴尬的无人言语了,我却对这个95后的小伙子十分好奇“你看过《篱笆、女人和狗》?那可是80年代老片子了,你还没出生呢”“那是经典”……,闲聊了几句才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不仅对经典有不懈的追求还有了新时代的解读,相比之下我这个80后的人都只听过歌没有看过剧,惭愧难当。补上看一下出生的年代是什么模样。
这部电视剧讲述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矛盾和琐事的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思想束缚与挣脱的缠斗,陈旧观念和新思想的博弈,剧中人物的善良和淳朴演绎的真实、自然毫不做作,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看下去,一鼓气连看三部还意犹未尽。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都用枝条和秸秆交织着插起一道篱笆墙,把紧临的两户人家一分为二,这就是庭院的界定了,不论是篱笆外的过客或是邻居都会因为有篱笆墙的界定而不能随便擅自进入,篱笆墙内的人家也会因为有篱笆墙的存在而颇感安全,这个区域、空间和领域意识是所有人公认的,虽是脆弱、简单的篱笆墙,却也无人敢于越界,即使是多看一眼,闲说几句也要思量再三,这种极强的领域界定就是篱笆效应。
实际上,现在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有一些无形而虚拟的篱笆现象,比如工作范围和职能,在权限空间性上就是毫无实物体现的,篱笆效应就是规规矩矩,不能越权越级做事。
那么一个人为事必须遵循篱笆效应吗,如果那样也是极端错误的,篱笆效应一方面将生活和社会秩序变得井然有序,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个人和企业的权益,可是一味的崇尚篱笆效应便是将领导或长者奉为上帝,企业的框架便成了不敢触碰的天条,一切都是真理不可违背。如果教条的依循篱笆效应,那弊端就显露无遗了。
篱笆效应不利于沟通,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沟通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同一件事不同的思想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紧随其后就是不同的做法。企业运转中有很多简单的沟通问题却有篱笆墙的影子,个人或部门间的沟通受限于篱笆墙的约束,事不关己无心过问,唇亡齿寒的也不多发声,篱笆内便是“上有领导自有安排”的清闲论调,探头过多便有“不归你管,轮不到你操心”的篱笆守护人的忠告。在问题处理中少了真诚的沟通,没了企业发展的主题,忘记了企业是大家的利益共同体,单纯的解决冲突划清界限毫无意义。
篱笆效应约束了创新能力,“摸着石头过河”的敢于突破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成就,国家尚且崇尚大胆创新,企业发展就更应如此了,现代社会中能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思想、理论、方法的创新是何等的重要,现代企业发展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企业中紧守旧思想条框的篱笆墙意识扎出了明显的区域界定,影子也规规矩矩的盖上了章。一条流水线的小发明被看做是偷懒耍滑,失了本份破了规矩,一件事的应急处置被批不走程序无纪律,思维功能固着、权威迷信、思维惰性被深深的印进员工的骨子里。创新的即使有成就也被抓着小辫子不放,内部嫉妒功劳、排斥异己,在这样的氛围下谁还敢出头,谁还敢创新。
求稳怕乱的思想就是篱笆效应的产物,习主席曾说过“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新常态下在现代企业中认真工作只是责任和担当的一小部分表现而已,在框架里自己的范围内等命令看进展一切走程序等消息,谈不上所谓的勇于担当,复杂了很多简单问题也错失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丧失勇于担当精神的就是求稳怕乱、不知所措的迷茫心态。很多企业优秀评比多是运行正常、目标达成等硬性标准的比拼,缺乏对大胆思想和新方法的鼓励,工作习惯性的照抄照办上级部署,没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凡事不敢打破条框也不敢犯错,怕乱就按部就班安于现状,行事沦为只求过去不求过硬、只求做过不求做好,根本谈不上工作能超长突破,企业能迅猛发展了。
当然生活中要用辩证的思想看待篱笆效应,在遵循秩序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如何让篱笆墙真正的透风、透亮,促进企业的和谐与发展,更加完美的存在,是一味的加固原有的篱笆还是另辟蹊径,就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勇气了。
一鼓气看了《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也一口气牢骚了很多,想了很多。感觉饿了,就需要补食粮,吃饭去,路上不自觉的哼起那首触动人心的小曲:“麻油灯都断了油……篱笆墙的影子咋还是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