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热线:

0533-2165111

服务号
服务号
订阅号
订阅号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动态
  4. 正文

旧改潮再来 二次供水改造如何齐头并进?

  上个月(2023年7月),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各个省都在陆续部署,靠前谋划2024年改造计划。作为老旧小区的一大短板之一,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是改造内容中的关键角色,受到行业和社会的关注。

  在住房制度改革后,二次供水的建设与管理逐渐呈现多元化,成为供用水矛盾比较突出的显现。在国家的重视下,自2008年左右,我国就开始进行二供设施改造,2015年集中开展,大部分地方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去逐步完成地区内的二次供水改造工作。在长达20余年的进程中,在全国范围积累了很多可以参考的常见的模式以及突出的城市经验。

  然而随着进程的深入,二供环节的一些难题仍然始终困扰行业,出现在新建改造、管理的整个环节。如何降低这部分负担,更好的提升居民的用水体验,仍然是让人头大的难点,被行业持续讨论。

  深陷两难处境,亟待捋清“权责”和“价费”

  在住房制度改革后,二次供水的建设与管理逐渐呈现多元化,成为供用水矛盾比较突出的显现。为了保障龙头水质,更多的让民众满意,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推进二次供水建设、改造、运维与管理工作的规范性。2015年,四部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建城〔2015〕31号),明确提出鼓励供水企业“统建统管”。

  在国家政策的宏观指导下,各地二次供水改造工作集中开展,出台三年行动规划,逐步完成地区内的二次供水改造工作。随着水司的陆续改造和接管过程,我国二次供水环节的建设标准、设施品质、运维与管理专业化程度均有所提高,很大程度提升了居民的用水品质。

  然而随着大量接管改造工作的实施,一些问题也涌现出来。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当属这些年,每年都有不少供水企业难逃国家反垄断处罚的阴影。仅2022年,国家反垄断机构在公共事业领域处罚了9件案子,供水就占6个,更有过往案件中,给供水企业开出的罚单达数亿元。

  从判例中看,供水企业往往都是对于户表改造、二供环节等处于“红线内”的工程建设参与程度过深,指定了设计施工方等,成为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当事人,二供环节成为了水司深陷垄断处罚的重灾区。

  本着提升供水服务效率和品质的初衷,“建管合一”是国家的鼓励方向,也是业内的共识。然而依照目前的政策要求以及发展趋势来看,红线内的供水管线以及二次供水泵房均由房地产开发商出资建设,而后期的运维管理却是交由供水企业进行统一的运维管理。

  在这种“统管不统建”的现状下,在责任上,供水企业要保障百姓的龙头水安全,也承受着一定因前期建设品质不保障,增加的运维压力;权利上,依照《城市供水条例》以及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文件无法对小区“红线内”施工商和设备供应商过渡干涉,在“责任”与“权利”不对等的窘境中进退两难。

  在近些年国家的反垄断大潮中,“反垄断处罚”、“供水”等关键词交织并屡见报端,使供水企业的形象影响负面且深远,同时引发了一些供水人对此话题的不同看法和对现实困境的讨论。

  有业内声音认为,在社会相关主体中,最终是政府、供水企业和终端用户三方为二次供水设施的长期有效使用而支出成本。目前“统管不统建”的模式是否能真正压缩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中的全寿命成本,是值得商榷的:前期房产开发商的建造成本是压缩了,购房人的实际购房支出并不会同比下降,后期运维成本的隐形增长难以计量。E20供水研究中心高级行业分析师陈娅则表示,不排除部分供水企业凭借市场支配地位谋求自身利益的可能性,但大部分水司也有现实的苦衷,其中除了权责不对等的问题,还应该看到完善价格机制的重要性,一些不应以“费”形式体现的公共服务投入,应以“价”的形式来体现,或以政府补贴的形式来进行补偿。

  在“2023(第八届)供水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也将邀请水司相关负责人、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专家等同仁,着重谈论上述提到的供水价费机制和二次供水问题,促进行业共建共享,提升行业凝聚力。论坛将于9月13日在长沙开幕,轻扫下图二维码,可查看详情。

  从近年来的反垄断处罚案例来看,处罚力度还有从严从重的趋势,比如在2021年以后,案件中以处罚当事人的全部销售额作为罚款基数成为了普遍做法。“供水企业目前不能直接参与建设的现状短期无法避免,最好能争取一个监督的权利,尽量去平衡‘保障质量’和‘维护公平’的关系”,陈娅建议,这就需要水司在前期投入一些精力,注重与政府主管部门、开发商之间的沟通,出台相关技术规程,合力推进红线内供水工程(包括二次供水泵房)建设的标准化工作,设计、施工等有关材料也要更加规范、清晰、经得起推敲。

  在过程中需要增强行业主管部门和供水企业在工程设计、隐蔽工程验收、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参与感和话语权,做到责权对等,以最大程度避免由于前期施工的不到位导致的后端运维管理问题。

  电费水司承担是趋势,二供运维节能成关键

  过去供水公司介入少,缺乏前期对于建设过程的规范监督,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后期管理的难度。在二次供水存量设施的批量改造过程中,各地情况复杂,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同时随着我国中高层建设数量还在持续增长,二供用户体量还在持续增长,多重因素交织,让二供的运维也成为了水司日常管理中的难点。

  沈阳水司副总刘淑杰在去年供水高峰论坛提到,特别是在水源紧张、供水量不足、泵站分散等情况下,管理的困难大大增加,主要集中在漏损率高、故障频发、系统化管理难以实现等方面。

  珠海水务副总工程师王杭州则提到了二供环节突出的能耗问题,他指出,以2020年为例,2020年用水人口6.85亿,拥有二次供水设施约21万套,全国每一年居民生活用水的二次加压耗电量约在158亿kWh,如果加上其他非居民二次加压的耗电量,估计比出厂前的耗电量还要多。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二次供水设施运维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根据《二次供水专题研究报告(2022年版)》显示,我国二次供水环节运营成本原则上包括日常维护、设施折旧、大修等费用,若加上所需的动力费(电费),每吨水成本基本超过1元。同时,目前很多地方物业费中是包含二次供水电费的,国家有政策规定二次供水运行电费应由供水企业承担,水司承担电费也必然会成为趋势,将进一步增加水司的运维压力。

  如何对二供环节供水设施进行优化、提高其运行管理水平,就成为了行业迫切的课题,技术手段成为了各地水司提升管理手段的普遍途径,一些特色技术也相继涌现。比如在去年的供水高峰论坛上,舜禹水务重点讨论了以智能控制为基础的错峰调度供水技术,能最大化释放系统调蓄潜能,提升供水管网配水调节能力,缓解高峰时期供水管网运行压力。天行健水务负责人陈锋提到二供环节采用陶瓷膜,可以发挥膜产品的抗压力、水头损失很小的特性,很好的保障二供环节的安全稳定。

  也有不少供应商提出产品全生命周期概念,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能为水司提供从设计施工、设备制造、供货安装、调试运营以及管理维护的一站式服务,提升运维的系统性,缓解水司运维压力,更好地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城镇二次供水“长沙方案”

  基于二次供水改造、运维的种种难点,不少城市地区陆续开始了一些突破性的实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加持,实现二次供水环节的高标准、可持续发展。

  其中,在二次供水接管改造起步较早的长沙市,自2013年开始,探索在新建小区对二次供水设施实现“统建统管”,同时对老旧小区实行免费户改。在长沙市政府和长沙水业集团的努力推进下,从当地实际出发,确立了用户自愿、分批推进、多方筹资等主要工作原则,并在政企协作方面,明确了组织领导、职责分工、确定实施主体、多点协同发力等原则。

  2017年开始,由于政策、环境等影响,免费户改的政策全面停止。2021年,《长沙市城区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户表改造实施方案》发布。新的户改方案出台,提出了“334”原则,居民住宅小区供水设施户表改造资金由用户、区级财政、供水企业按照3:3:4的比例进行分担。即用户或维修基金出资30%,辖区政府出资30%,剩余40%由供水企业兜底。

  在运维方面,长沙水业集团组建了专业的运维管理队伍,采用日巡和月巡相结合的模式,对已接管的二次供水泵房进行定期维保和应急抢修,同时对接管的二次供水泵房进行了统一的环境提质改造,全面提升泵房的现场环境和安全防护能力。

  信息化改造方面,长沙水业集团在保持泵房原有自动化运行基础上,全面强化了泵房的现场监测能力,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现场安防及环境监测,所有现场数据按照统一的通讯规约上传至“二供管理平台”,平台为二次供水的日常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监控及分析、报表统计、报警等功能,目前已基本实现接管泵房的远监远控,提升泵房设备运行安全性。同时利用平台的工单能力,二次供水运行维护的及时性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二次供水管理的系统性上了一个台阶。

  十余年间,随着长沙市城镇化发展,二次供水的需求呈几何数量增长,长沙水业集团从顶层设计出发,不断丰富和更新系列规章制度,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全面加强对二次供水系统从前期建设,到验收,再到移交等每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目前,长沙水业集团已接管二次加压小区泵房1500余个,水质合格率达到100%,水压合格率达到100%,在改造机制、合理设计、运维效率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长沙经验”。

  接管到终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是行业的必然趋势,也是供水行业满足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时代初心。



Baidu
map